【程式教育提早到小學,地雷在哪裡?】
「既然英國五歲就可以學程式,當然是愈早學程式愈好?!」🤔
孩子的世界很單純,只要孩子覺得好玩,當然好。
但是,為什麼會有家長抱怨:
⚠️「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學,為什麼才四年級就不喜歡程式了?」
⚠️「孩子學了幾年程式,卻無法自行寫作? 」
⚠️「我的孩子學程式,但卻不清楚學了什麼?」
👩🏫👩🏫很簡單,因為孩子覺得不好玩了,不好玩的原因,通常來自孩子的挫折感😥。孩子學習上的挫折感,有可能來自電腦程式的複雜性,也有可能來自思維模式的落後,跟不上所應面對問題的複雜度。
即使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發展的Scratch積木式程式語言,大幅降低了電腦程式的複雜性,仍然設定學習的對象是四年級以上的學生,也就是說,對於四年級以下的學生,Scratch程式的複雜度仍是個學習上的挑戰。🤦♂️🤦♀️
換句話說,程式教育往下延伸,重點不在程式寫作能力,重點在孩子能夠觀察問題🕵️♂️🕵️♂️🕵️♂️,建立成熟的思維模式✍️,例如:訓練孩子拆解問題,從經驗中尋找可能類似的應用或解法(pattern),進而將問題抽象歸納,從中設計問題的解法。
協助孩子練習「#運算思維」的能力,比程式寫作的能力,更為重要!
#動手做好好玩
#觀察力是解決問題的基礎
#運算思維聯盟小小科學家推動計畫
#和雄三飛彈總工程師一起學運算思維
馬上訂閱張誠! ▶https://goo.gl/G1gr8Q
《張誠博士的故事》▶https://goo.gl/1dArDD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更多張誠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DChang/
http://www.phdchang.tw